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誰該評論生物科技的人文省思?


在《科學之終結》一書中提到,科技可能因為社會、經濟與科學本身的限制而無法有無止境的進步[註一]。換言之,科學的發展有大部分是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才得以維持,而媒體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不過,就如同芮斯(Martin Ress)在《第三種文化》中所說的:「多數媒體編輯主管受的教育以文科為主,他們的背景與興趣,現在已經越來越不能代表一般的聰明讀者‧‧‧因為我們的教育系統分工得很細,許多上大學的人,在十五歲以後就完全沒有接觸任何科學科目」[註二]。這種情形很類似台灣,我們可以從媒體對科技新聞報導的廣度、深度甚至是正確程度中得到印證。日前在平面媒體上有一篇評論生物科技發展的社論[註三],文中對「若干」分子生物學家提出許多批判,如:研究態度不夠成熟、欠缺積極自我反省、對生命價值的冷漠與心目中價值判斷的狹隘,結語則是「對科技研發的目的茫然不知所以,這樣的科技發展其實是短視而危險的」。在分子生物學的應用,已對人類作出許多貢獻之後,我實在無法理解這個生物學重要分支的建構者,為什麼會遭受如此嚴厲的批評。這篇評論的動機來自中研院的一次演講會內容[註四],演講後,李遠哲院長以「很可怕」來形容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我就從這裡談起吧。

一、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很可怕」嗎?

分子生物學對於許多攸關民生的領域,像是糧食的改良、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醫療技術與藥劑的研發等,具有強大的滲透力以及其發展之迅速,的確令人感到敬畏。但若以偏概全的認為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可能用在製造複製人或培育「無頭人」上以滿足器官移植的需求,而認定這門學問的發展很可怕,實在有欠公允。

二、「無頭之人不算人」是一種「規避實質倫理概念的文字遊戲」嗎?

假如未來真能培育出「無頭人」;其實應該稱為「無大腦的有機體」比較貼切,聽起也比較不那麼聳動。人類的學名是Homo sapiens意思在表示擅思考、有智慧是人的主要特質,這個屬性的物質基礎是高度特化之神經組織的形成;更精確的講就是大腦的發生。因此,當某個有機體,在發育過程中沒有了與此相關或涉及生物種(species)的定義之基因組的表現時,他究竟屬於何種生物就是個可以討論的議題。所以「無頭之人不算人」的說法是有其基礎的,並非社論中所說,一開始就打算以浮面文字遊戲規避實質倫理概念。

三、   誰把「倫理法律規範的責任推給人文社會學者」?

社論中還提到,若干生物學家希望人文社會學者的研究能與生物科技的發展平行並進,以制定出符合當代倫理法律的規範。我在想,在這個規範的制定過程中,人文學者會不與相關的科學家共同研商嗎?而科學家在希望人文學者訂出約束自身研究領域的規範時,難道會置身事外而不參與意見的討論嗎?如果溝通的結果,人文學者仍然無法「掌握科技發展的情境」,因而不能制定出適當的倫理法律規範,難道是分子生物學家的責任?人文學者容許科學家們球員兼裁判自己訂定相關規範嗎?我相信分子生物學家們,從頭到尾就沒有意思要把「倫理法律規範的責任」推給任何人,而是希望能有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者來關心這個足以影響所有人類未來的新興科學。越多人討論分子生物學的內容與人文社會的關係,就越能促進它被了解的程度或解決彼此間的衝突,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社會大眾的支持,分子生物學家們何樂而不為。

四、科學家在操弄基因時「鮮少認真思考操作生命的真實目的」?

曾經有位老師告訴我們:做研究工作就好像玩拼圖遊戲。分子生物學家選取的每一個基因就好比是一塊小拼圖,當他在研究這個小拼圖的特徵時,他必須利用視野較小的顯微鏡仔細觀察與推敲,此時他是難以理解小拼圖在整個圖像上的意義的,因為生命之圖必然大到得用視野較廣的望遠鏡才能將它盡收眼底的。以大腸桿菌為例,它至少有五千個以上的基因,其中與有氧呼吸相關的就有數十個,若分子生物學家只知道某一個基因的產物可接受電子,並將電子傳給氧分子,他是不可能知道這個基因產物在有氧呼吸過程中的意義,更別提它對大腸桿菌生存的意義了。如果有人去問分子生物學家:你研究的這個(些)基因對生命意義的了解有何幫助?你得到的回應可能是一陣尷尬的沈默。因為這個問題太大,沒有任何一個「研究生命」的科學家可以回答它。但這絕不代表他們「鮮少認真思考操作生命的真實目的」。生物學家對生命的意義或操作生命的目的自有其定見,而且是務實的。我想他們對「操作生命的真實目的」便是解決人類在農業與醫學上的問題。至於這個過程中是否有「工具理性的偏執」,不曉得英特爾(Intel)總裁葛洛夫(Andrew S. Grove)會怎麼說?[註五]

科學的發展過程,科學家當然必須接受各方質疑或規範,但前提必須是對科學的運作過程與內涵有充分的了解。就如同社論中陳述的「真正最能掌握科技發展情境的,其實是生物科技研究者自己」,那麼有關生物科技的省思,請一位主其事的學者撰寫,可能會比較貼近真正分子生物學家的想法與清楚說明生物科技對人文社會產生哪些衝擊,否則,若因對科學產生誤解,而阻礙了科學的進展,實非社會大眾之福。

註釋

1.《科學之終結》John Horgan著,蘇采禾 譯,時報文化出版,p361997

2.《第三種文化》John Brockman著,唐勤、梁錦鋆 譯,天下文化出版,p191998

3.中國時報二月十四日社論標題為:基因科技的人文省思

4.演講會於二月十一日舉行,由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沈哲鯤主講,講題為:基因與基因體的研究二十一世紀生化學家的兒童樂園

5.英特爾總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唯偏執狂得以倖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