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生殖隔離與同種的關係


今天有個同學引述了補 習班 老師的兩句話。

同種生物之間一定沒有生殖隔離;

沒有生殖隔離的兩個體未必是同種生物。

由於國中階段介紹的演化觀念並未涉及物種起源,因此課堂上沒有討論到生殖隔離的意義,既然有同學問,就說說吧。

若兩個體間出現下列狀況,則生殖隔離形成:

1.無法相遇。(即地理隔離)

2.能相遇,但無法交配。

3.能交配,但無法成功受精。

4.能受精,但受精卵無法發育。

5.受精卵能發育,但子代早夭。

6.子代能成熟,但無生育能力。

一旦個體間能夠經由生殖過程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子代,意即有效子代,那麼他們就等於跨越了生殖隔離的障礙….於是可以被認定是同種生物因為,同種的定義是,個體間能自由交配且子代仍具生殖能力的生物群,換言之,同種生物間是沒有生殖隔離的。

所以,上述的第一句話沒有疑義。那麼第二句話呢?

沒有生殖隔離的意思是兩個體間能產生有效子代,這不是符合同種的定義嗎?為什麼未必是同種?讓我試著揣摩一下這位老師說第二句話的原因吧。曾經在國家地理頻道(又也許是Discovery頻道,記不得了)看過,不同種類的珊瑚在排出配子後,能夠成功受精並發育成新珊瑚蟲;而多倍體植物也可能源自不同種植物的雜交結果;馬驢交配後產生的騾,據說少部分也有生育能力。以上這些都是不同種生物產生有效子代的例子,顯然他們都跨越了物種之間的生殖隔離,因此符合沒有生殖隔離的兩個體未必是同種生物。

我的問題是,這些由不同種生物產生的子代能與原來的親代族群繼續繁殖嗎?還是只能彼此繁衍?若是後者,這樣的子代能稱為有效子代嗎?如果不行,那麼生殖隔離的障礙有被跨越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