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分類階層與演化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Theodosius Dobzhansky
 
國中介紹的生物分類群包含七階,由高到低分別是:界àààààà種。當不同的物種被人為歸類到相同的分類位階時,這些不同種的生物與分類群間會出現下列特質:
                                            高階分類群 à 低階分類群
◎物種間性狀相似性:        相似性低 à 相似性高
◎物種間演化親緣性:演化親緣性低 à 演化親緣性高
      ◎分類群內物種數量:    物種數量多 à 物種數量少 (如下圖)


2024學測

這麼多年來,沒細想(許是覺得分類真的不重要),也沒有同學問,就這麼糊里糊塗說了許多年。為什麼呢?同屬高階分類群(但不同低階)的兩種生物間,它們的性狀相似程度為什麼會比同屬低階分類群的生物來得低?這似乎不證自明,不是嗎?人與蟑螂只在最高階的動物界相同,其餘低階的六個分類群都不一樣,二者之間的相似程度自然無法與人、猿相比;後者一直到「科」分類群才分道揚鑣。
最近正在讀一本討論古生物演化的書:《第一隻眼的誕生》—透視寒武紀大爆發的秘密,書中出現兩句話。
一、大約五億四千萬年前,也就是古生代第一個紀元寒武紀時期(原來這個名詞指的是英國威爾斯地區的一片丘陵地,此地發現第一批5.4 ~ 4.9億年前的化石)地球海洋裡已經出現38個動物門;與現今留存的動物門相同。(所以幾次大滅絕,滅絕的是部分物種而非整個動物門,控制各動物門主要性狀的基因群顯然被保留下來了)
二、物種間的改變(累積遺傳變異的結果)越少,它們的演化關係或在演化樹上的分支點就越接近。
演化樹像這樣。

現在可以回答前面的問題了,關鍵在於時間與遺傳變異。
不同分類門(已存在五億年以上)是人類以動物內部基本構造的相似性來界定的,其中主要依據為氣體交換、吸收營養與生殖的方式不同來劃分,有相同構造的,才被歸類到相同分類群。最初物種數量較少,以這些特徵上的不同便可將之分門別類,但隨著演化的進行,新物種數量越來越多,除了這些基本生存配備維持不變外(不能變的原因是,改變可能不利存活),出現越來越多性狀上的變異,於是新的、低階的分類階層出現了,以便適切地將這些擁有新變異的物種擺在對的位置。
如果前述邏輯是對的,目前使用的分類階層其出現順序應該是,àààààà(對最原始的生命而言,一種就是一界),又生物產生的遺傳變異必然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而增加;且遺傳變異越多性狀相似程度就越低,因此,同屬高階分類群的兩個物種,代表的是它們在生命史中歷經的時間越久遠,累積了較多遺傳變異,於是性狀相似程度便比較低。相對的,同屬低階分類群的兩個物種,代表它們在比較晚近才從演化樹上的共同祖先分支出去,由於累積的遺傳變異較少,因此,它們的性狀相似程度比較高。

附註:加拉巴哥群島上鷽鳥的不同鳥喙就是一種輻射適應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